附件2:
《诊断学》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 中西医临床
院系部: 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西医临床医学系
教研室: 诊断学教研室
制定人: 郭建队
审核人: 方瑜
院系(部)负责人签字
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制
2021年9月14日
《诊断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诊断学 |
||||||
课程代码 |
111659 |
课程类型 |
必修课(√), 选修课( ) |
||||
总学时 |
128 |
理论学时 |
90 |
实验(实训)学时 |
30 |
见习学时 |
4 |
学分 |
8 |
适用专业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
先修课程 |
解剖学、组胚学、生理学、生物化学、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
二、课程简介
诊断学是应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为医学生学习完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课程后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的一门必修课。是一座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在学习完前期的基础课程后于第六学期开课。
课程基本内容;包括采集病史,常见症状表现及临床意义;体格检查的规范手法以及正常和异常体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各项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原理及临床意义;各种辅助检查的原理、临床意义以及临床常用的各种诊断操作技术;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提出初步诊断的临床思维方法等。
课程的特点:本课程实践性很强,注重临床操作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获取患者临床资料的基本功,应用所学过的基础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临床思维,提出可能的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课程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课程知识要求]
使学生初步掌握诊断疾病的方法,能通过问诊获取病史资料,较熟练的掌握各种症状、体征的表现与临床意义;能以规范的手法进行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临床常用的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目的和临床意义;掌握临床常用辅助检查的目的和结果分析;根据所获得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资料,写出规范、完整的病历;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初步诊断。
[课程能力要求]
能够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判断,提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作出科学诊断,从而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疾病资料搜集能力、临床思维能力、疾病诊断能力。
[课程达成目标]
培养达到“新医科”标准,满足中医药事业的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胜任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掌握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基本内容
2.熟悉诊断学学习注意事项与基本要求
3.了解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地位与作用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学的基本内容;诊断学的重要性;诊断学的学习方法与基本要求。
2.教学重点:诊断学的学习方法;诊断学的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
3.教学难点:诊断与诊断学的基本概念;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重要性与作用。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无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无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通过讨论引发学生深入的兴趣。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一篇 症状诊断
第一章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热
[目的要求]
1.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3.了解发热的伴随症状。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发生机制:
(1)致热源性发热。
(2)非致热源性发热。
3.发热的病因及分类:
(1)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4.发热的临床表现、热型及临床意义:
(1)发热的分度。
(2)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
(3)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的热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5.发热的伴随症状。
重点掌握的知识:发热的病因、临床表现。
本节难点知识:发热的发生机制、热型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发热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教学方法。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一章 第二节 疼痛
头痛
胸痛
腹痛
[目的要求]
1.掌握头痛、胸痛、腹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2.熟悉头痛、胸痛、腹痛的发生机制。
3.了解头痛、胸痛、腹痛的伴随症状。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头痛的病因。
2.头痛的发生机制。
3.头痛的临床表现。
4.头痛的伴随症状。
5.胸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胸壁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纵隔疾病。
6.胸痛的临床表现:发病年龄、胸痛部位、胸痛性质、疼痛持续时间、影响疼痛因素。
7.胸痛的伴随症状。
8.腹痛的病因:急性腹痛、慢性腹痛。
9.腹痛的发生机制: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
10.腹痛的临床表现:腹痛部位、诱发因素、腹痛性质和程度、发作时间、与体位的关系。
11.腹痛的伴随症状。
知识重点:头痛、胸痛、腹痛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知识难点:头痛、胸痛、腹痛的发生机制。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头痛
1.概念
2.病因
3.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要点二 胸痛
1.概念
2.病因
3.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要点三 腹痛
1.概念
2.病因
3.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不同部位疼痛的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讲授。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一章第三节 咳嗽与咳痰
[目的要求]
1.掌握咳嗽与咳痰的病因、临床表现。
2.熟悉咳嗽与咳痰的发生机制。
3.了解咳嗽与咳痰的伴随症状。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咳嗽的发生机制
2.咳嗽的病因: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因素、其他因素。
3.咳嗽的临床表现:咳嗽的性质、咳嗽的时间与规律、咳嗽的音色、痰的性质和痰量。
4.伴随症状
重点知识:咳嗽与咳痰的病因、临床表现。
难点知识:咳嗽的临床表现。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咳嗽与咳痰的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咳嗽与咳痰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讲授。
[计划学时]
0.5学时
第一章 第四节 咯血
[目的要求]
1.掌握咯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咯血的发生机制。
3.了解咯血的伴随症状。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支气管疾病、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其他。
2.咯血临床表现:年龄、咯血量、颜色和性状。
3.伴随症状
重点知识:咯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难点知识:咯血的发生机制。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咯血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咯血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讲授。
[计划学时]
0.5学时
第一章第五节 呼吸困难
[目的要求]
1.掌握呼吸困难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2.熟悉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3.了解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呼吸困难的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中毒、神经精神性疾病、血液病。
2.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
(2)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右心衰。
(3)中毒性呼吸困难。
(4)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
(5)血源性呼吸困难。
3.伴随症状。
知识重点:呼吸困难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知识难点: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讲授法。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一章 第八节 水肿
[目的要求]
1.掌握水肿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水肿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水肿的概念。
2、水肿的发生机制。
3、常见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1)全身性水肿:心源性、肾源性、肝源性水肿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鉴别要点。
(2)局部性水肿。
4、水肿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常见水肿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本节的难点:水肿的发生机制。
教学要点:(1).概念(2)病因(3)恼床表现(4)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水肿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等综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 为讲授法、课堂讨论法、启发法等。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一章 第九节 恶心与呕吐
[目的要求]
1、掌握恶心与呕吐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呕吐的常见病因,发生机制,问诊要点。
2、呕吐的临床表现(呕吐的时间、呕吐与进食的关系、呕吐的特点、呕吐物的性质),伴随症状。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恶心呕吐的病因。
本节的难点:恶心呕吐的病因。
教学要点:(1).概念(2)病因(3)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恶心呕吐的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自学、临床见习等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课堂讨论法。
[计划学时]
0.5学时
第一章 第十节 呕血与黑便
[目的要求]
1、掌握呕血与黑粪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呕血与黑粪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呕血:
1、呕血的概念。
2、呕血的病因。
3、呕血的临床表现。
4、呕血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黑便:
1、黑便的概念。
2、黑便的病因。
3、黑便的临床表现。
4、黑便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本节的难点:呕血与黑便的病因。
教学要点:(1)概念(2)病因(3)临床表现(4)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呕血与黑便的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呕血与黑便的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自学、临床见习等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课堂讨论法。
[计划学时]
0.5学时
第一章 第十一节 黄疸
[目的要求]
1、掌握黄疸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1、黄疸概念。
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过程。
3、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黄疸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以及三种黄疸的鉴别。
4、黄疸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本节的难点:各型黄疸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教学要点:(1)概念(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3)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4)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胆红素的正常代谢
要点三 各型黄疸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点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黄疸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黄疸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自学、临床见习等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为启发式课堂讨论法。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一章 第十二节 抽搐
[目的要求]
1、掌握抽搐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抽搐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1、抽搐的概念。
2、抽搐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3、抽搐的伴随症状。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抽搐的临床表现。
本节的难点:抽搐的病因。
教学要点:(1)概念(2)病因(3)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抽搐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抽搐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自学、临床见习等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为谈论法、启发法等
[计划学时]
0学时
第一章 第十三节 意识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意识障碍的基本概念、临床特点、伴随症状和问诊要点。
2、熟悉意识障碍的病因、发生机制。
3、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性,逐步建立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教学内容]
1、意识障碍的概念。
2、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发生机制。
3、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轻度、中度、深度)、谵妄。
4、意识障碍的伴随症状、问诊要点及诊断方法。
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
本节的难点:意识障碍的病因及临床表现。
教学要点:(1).概念(2)病因(3)恼床表现(4)问诊耍点及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概念
要点二 病因
要点三 临床表现
要点四 问诊要点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意识障碍的概念、病因和问诊要点;熟悉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检查要点。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 临床见习等综合方法进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确定教学方法为讲授法、 启发法等。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二章 问诊
[目的要求]
1.掌握问诊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2.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在诊断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在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2.教学重点:问诊的主要内容、主诉、现病史的采集要点。
3.教学难点: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何实现知识的应用,开展临床问诊工作。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问诊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要点二 问诊的内容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问诊的内容和问诊技巧,熟悉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讲授法、翻转课堂、模拟教学法
[计划学时]
4学时
第二篇 检体诊断
第三章 基本方法
[目的要求]
1.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2. 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五项基本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一) 视诊
(二) 触诊
触诊方法(浅部触诊法与深部触诊法)触诊注意事项
(三) 叩诊
1. 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与直接叩诊法)
2. 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及实音)
3. 叩诊注意事项
(四) 听诊
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与直接叩诊法);听诊注意事项
(五) 嗅诊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1. 视诊内容及方法
2. 常用触诊方法及其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3. 叩诊的方法及常见叩诊音
4. 嗅诊常见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5种体格检查法。掌握5种基本叩诊音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熟悉常见异常气味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四章 一般检查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第二节 皮肤检查
第三节 淋巴结检查
[目的要求]
1. 掌握全身状态检查的内容及其发生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2. 掌握淋巴结检查的方法及其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 熟悉皮肤检查的方法,并能识别其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
[教学内容]
(一) 全身状态检查
1. 生命征的内容、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 发育与体型
3. 营养状态
4. 意识状态
5. 面容与表情
各种常见的病容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 体位
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及各种强迫体位的临床意义。
7. 姿势与步态
(二)皮肤检查
弹性、颜色、湿度与出汗、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痣、皮下结节、水肿、溃疡与瘢痕、毛发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三)淋巴结检查
1. 检查方法:检查部位、方法与顺序,
2.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局限性淋巴结肿大、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一) 全身状态检查及临床意义
1. 生命体征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2. 发育与体型
3. 营养状态
4. 意识状态
5. 面容与袭情
6. 体位及步态
(二) 皮肤检查及临床意义
1. 弹性、颜色、湿度
2. 皮疹、皮下出血、蜘蛛痞、水肿
3. 皮下结节、毛发
(三) 淋巴结检查
1. 浅表淋巴结分布
2. 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
3. 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浅表淋巴结检查法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熟悉发育与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熟悉皮肤的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4学时
第五章 头部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头部检查的内容、方法与顺序。
2、了解头部器官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 头发:引起脱发的常见疾病
头颅及其颜面(小颅、尖颅、方颅、巨颅、变形颅、头颅运动)
(二) 头部器官
1. 眼:眉毛、眼睑、泪囊、结膜、角膜、巩膜、
瞳孔(大小、性状、反射)
眼球(外形、运动、眼外肌和其神经支配)
眼的功能检(视力、视野、色觉)。
2. 耳:外耳、中耳、乳突、听力。
3. 鼻:鼻的外形、鼻翼扇动、鼻中隔、鼻粘膜与分泌物、鼻出血、鼻旁窦。
4. 口腔:口唇与口腔粘膜、牙齿与龈。舌与舌苔、咽部及扁桃体、、喉、口腔的气味。
5. 腮腺:解剖部位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1.头颅形状、大小
2.眼部
3.耳部
4.鼻部
5.口腔、腮腺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巩膜黄染、瞳孔大小与对光反射、鼻旁窦压痛、咽和扁桃体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3学时。
第六章 颈部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颈部检查的内容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 颈部外形与分区
(二) 颈部的姿势与运动
(三) 颈部的皮肤与包块
(四) 颈部血管
颈静脉怒张、颈静脉搏动、颈动脉明显搏动的临床意义
(五) 甲状腺
1. 甲状腺检查方法
2. 甲状腺肿大时的分度
3. 甲状腺肿大的临床意义
(六) 气管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1. 颈部血管
2. 甲状腺
3. 气管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甲状腺、气管位置、颈部静脉、颈部动脉的检查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七章 胸部检查
第一节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第二节 胸廓、胸壁与乳房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异常胸廓和脊柱畸形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熟悉胸部骨骼标志、分区。
[教学内容]
(一)胸廓的体表标志、划线与分区
(二)胸壁与胸廓
1.胸壁血管与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
2.正常胸廓外形与异常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胸廓单侧或局部性变形等。
3.乳房检查方法及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胸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要点二 常见异常胸廓
要点三 胸壁静脉检查
要点四 胸壁及胸骨检查
要点五 乳房检查(视诊、触诊)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1.掌握异常胸廓和脊柱畸形的类型、特点及临床意义。
2.乳房检查法及乳房常见病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三节 肺和胸膜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肺和胸膜检查的内容、方法及顺序。
2.熟悉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
3.熟悉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教学内容]
(一)肺部检查
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及节律。
2.触诊:呼吸动度、触觉语颤、胸膜磨擦感。
3.叩诊
(1)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正常肺部叩诊音及影响因素。
(3)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及肺下缘移动范围。
(4)肺部的异常叩诊音:浊音与实音、过清音、鼓音、空瓮音与浊鼓音等。
4.听诊
(1)听诊的方法与内容。
(2)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部位及特点。
(3)异常肺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4)干啰音与湿啰音的发生机理、分类、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5)捻发音的发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6)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特点及临床价值。
(7)胸膜磨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病因。
(二)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1.大叶性肺炎。
2.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
3.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或气胸。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肺和胸膜视诊
要点二 肺和胸膜触诊
要点三 肺部叩诊
要点四 呼吸音听诊
要点五 啰音听诊
要点六 胸膜摩擦音听诊
要点七 听觉语音检查
要点八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1.掌握触觉语颤的检查法、发生机制,触觉语颤增强、减弱或消失的临床意义。
2.掌握胸部的叩诊方法、正常胸部叩诊音及病理性叩诊音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
3.掌握3种呼吸音 (支气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部位,病理性肺泡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掌握干啰音、湿啰音、捻发音和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听觉语音的检查法、发生机制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4.掌握肺与胸膜常见病变的体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4学时
第七章 胸部检查
第四节 心脏血管检查
[目的要求]
1. 掌握心尖搏动的强度和范围改变、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
2. 掌握心脏叩诊法、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3. 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部位和顺序。
4. 掌握正常心音的听诊特点,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
5. 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理、听诊要点及各种杂音的临床意义。
6. 熟悉血管检查的方法,血管体征及临床意义。
7. 了解第一及第二心音增强、减弱及其他心音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8. 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教学内容]
(一) 视诊
1. 心前区胸廓
2. 心尖搏动
心尖搏动的正常位置,移位及临床意义
心尖搏动强度与范围的改变及临床意义。
3. 心前区搏动
(二) 触诊
1. 心尖搏动与心前区搏动
2. 震颤:发生机理、触诊方法与特点,心前区不同部位及不同时间震颤的临床意义。
3. 心包磨擦感:发生机理、触诊方法、部位、特点及临床意义。
(三) 叩诊
1. 叩诊方法(叩诊顺序及心界判定)
2. 正常心浊音界(心界的构成、正常心浊音界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3. 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心脏本身因素与心外因素)
(四) 听诊
1. 心脏听诊的目的与方法。
2. 心脏瓣膜听诊区:部位、听诊顺序及临床价值。
3. 心脏听诊内容:心率、心律、心音、杂音及心包磨擦音。
4. 心率:正常心率、窦性心动过速与过缓。
5. 心律:窦性心律不齐、过早搏动、心房颤动。
6. 正常心音:各心音的产生机理、听诊特点,第一与第二心音的鉴别。
7. 心音异常改变:强弱与性质的改变,心音分裂、额外心音及四音律。
8. 心脏杂音:①杂音的发生机理;②杂音听诊特点;③各种杂音的临床意义。
9. 心包磨擦音:发生机理及听诊部位、特点、临床意义。
(五) 血管检查
1. 视诊:手背浅层静脉充盈度、肝颈静脉回流征、毛细血管搏动。
2. 触诊:
= 1 \* GB3①脉搏的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 2 \* GB3②脉搏的速率与节律。
= 3 \* GB3③脉搏的紧张度与强弱或大小。
= 4 \* GB3④脉搏的波形:水冲脉与奇脉,交替脉与重搏脉。
= 5 \* GB3⑤动脉壁的情况及异常改变的意义。
3. 听诊
= 1 \* GB3①动脉听诊:正常动脉音、枪击音、Duroziez双重杂音。
②病理性动脉杂音。
4. 周围血管征
(六) 常见循环系统病变体征
1. 二尖瓣狭窄
2. 二尖瓣关闭不全
3. 主动脉狭窄
4.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5. 心包积液
6. 心力衰竭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1. 视诊
2. 触诊
3. 叩诊
4. 听诊[心脏瓣瓣膜听诊区、心率、心律、正常心音、心音改变、额外心音(喀喇音、奔马律及开瓣音)、心脏杂音、心包摩擦音]
5. 血管检查
6.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心尖搏动的强度和范围改变、心前区其他部位搏动的临床意义。掌握震颤的发生机制、检查方法和常见震颤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叩诊法、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掌握心脏听诊的方法、部位和顺序。掌握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早搏、心房颤动的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音的听诊特点,第一心音与第二心音的鉴别。掌握舒张早期奔马律和开瓣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10学时。
第八章 腹部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腹部检查的方法及常见阳性体征的临床意义。
2.熟悉腹部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3.了解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教学内容]
(一)腹部体表标志分区
1.腹部的范围。
2.体表标志。
3.腹部分区:九区法、四区法。
(二)视诊
1.腹部视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腹部的外形:正常腹部外形,膨隆与凹陷。
3.腹部的呼吸运动:腹式呼吸、胸式呼吸。
4.腹部皮肤:皮疹、色素、条纹与瘢痕、腹部体毛。
5.脐的状态及临床意义
6.疝发生的部位及临床意义。
7.腹壁静脉:静脉扩张时血流方向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8.蠕动波:胃蠕动波与肠蠕动波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9.上腹部搏动:腹主动脉搏动与肝脏搏动的区别。
(三)触诊
1.腹部触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
2.腹壁紧张度:紧张度增加、减弱或消失。
3.压痛及反跳痛。
4.腹部包块:位置、大小、形态、硬度、搏动、移动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5.液波震颤。
6.肝脏触诊。
(1)触诊方法:双手触诊法、单手触诊法。
(2)肝脏肿大而不能触及的常见原因。
(3)触及肝脏时应描述的内容:大小、质地、表面状态与边缘、压痛、博动、肝震颤。
7.胆囊触诊
(1)胆囊的触诊方法及肿大的临床意义。
(2)Murphy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8.脾脏触诊
(1)脾脏的触诊方法(仰卧位与右侧卧位)。
(2)脾脏肿大的分度及测量方法。
9.肾脏触诊
(1)肾脏的触诊方法。
(2)肾脏或尿路有炎症时出现的压痛点:季肋点、上输尿管点、中输尿管点、肋脊点、肋腰点。
10.胰腺触诊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11.膀胱触诊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12.正常腹部可触到的组织与脏器:腹直肌腱划、腹主动脉、腰椎椎体、乙状结肠、盲肠、横结肠。
(四)叩诊
1.腹部叩诊方法:直接与间接叩诊法。
2.腹部叩诊音
3.肝脏与胆囊叩诊
(1)肝脏浊音界叩诊及临床意义。
(2)肝脏及胆囊的叩击痛。
4.胃泡鼓音区:鼓音区的边界,扩大或缩小的临床意义。
5.脾脏叩诊:确定脾脏边界。
6.肾脏叩诊:叩诊方法及注意点。
7.膀胱叩诊
8.腹水的叩诊:
(1)移动性浊音
(2)腹水与卵巢囊肿的鉴别
(五)听诊
1.肠鸣音:肠鸣音活跃、亢进、减弱和消失的临床意义。
2.振水音的临床意义。
3.血管杂音的部位和临床意义。
4.摩擦音与搔弹音。
(六)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及症状
1.肝硬化
2.幽门梗阻
3.急性腹膜炎
4.急性阑尾炎
5.急性胆囊炎
6.急性胰腺炎
7.肠梗阻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腹部视诊(外形、呼吸运动、腹壁静脉、胃肠型和蠕动波)
要点二 腹部触诊(腹壁紧张度、压痛和反跳痛、液波震颤,肝、胆、脾、肾触诊,正常腹部可触及的结构,腹部肿块触诊)
要点三 腹部叩诊(叩诊音,腹腔脏器叩诊,移动性浊音)
要点四 腹部听诊(肠鸣音、振水音、血管杂音)
要点五 腹部常见疾病的体征(急性腹膜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肠梗阻)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1.掌握腹部触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腹部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液波震颤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肿块的触诊法和临床意义。掌握肝脏、胆囊、脾脏、肾脏的触诊法及其异常的临床意义。
2.掌握移动性浊音和叩击痛的检查法和临床意义。
3.掌握肠蠕动音的发生机制、增强或减弱的临床意义。
4.掌握腹部常见病变的体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6学时
第九章 肛门、直肠和外生殖器检查
[目的要求]
(一)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及重要性。
(二)了解男性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及意义。
[教学内容]
(一)男性生殖器检查
1.阴茎与阴囊:阴茎大小、包皮、阴茎头与冠状沟、尿道口;精索、睾丸、附睾。
2.前列腺:检查方法、正常状态及其肿大的临床意义。
3.精囊: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二)肛门与直肠
1.视诊:肛门闭锁与狭窄,肛门外伤与感染,肛门裂与痔,肛门瘘及直肠脱垂,直肠镜检查。
2.触诊:直肠指诊的方法及诊断价值。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肛门、直肠检查视诊
要点二 肛门、直肠检查指诊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无
[教学方法]
自学
[计划学时]
0学时
第十章 脊柱四肢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杵状指、匙状甲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叩击痛及压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四肢形态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脊柱检查
1.脊柱弯曲度:后凸、前凸、侧凸。
2.脊柱活动度:检查方法及活动度异常的常见病因。
3.脊柱的压痛与叩击痛:检查方法及诊断价值。
(二)四肢与关节检查
1.上肢
(1)手:杵状指、匙状甲、指关节变形(梭形关节、爪形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2)腕关节变形:特点与临床意义。
(3)肘关节及肩关节常见病变及临床意义。
2.下肢
(1)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表现。
(2)髋关节畸形、脱位、积液的表现。
(3)膝关节变形(膝内翻、膝外翻、膝关节肿胀)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4)踝关节与足的畸形、压痛、痛风表现。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脊柱检查
要点二 四肢关节检查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1.掌握杵状指、匙状指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熟悉脊柱弯曲度、活动度、叩击痛及压痛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检查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检查的定性诊断和定位诊断的临床意义。
2.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方法。
3.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重要性和特点。
[教学内容]
(一)脑神经检查
12对脑神经的功能、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二)感觉功能检查
1.检查法
(1)浅感觉
(2)深感觉
(3)复合感觉
2.临床意义:感觉障碍的性质和类型。
(二)运动功能检查
1.随意运动:
(1)肌力的检查方法。
(2)瘫痪的分类。
2.不随意运动:震颤、舞蹈症、手足搐搦症、手足徐动症的临床表现。
3.被动运动:检查方法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4.共济运动: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四)神经反射
1.生理反射
(1)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肛门反射、跖反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2)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霍夫曼征、阵挛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2.病理反射
(1)锥体束征:巴宾斯基征(Babinski sign)、奥本海姆征(Oppenheim sign)、戈登征(Gordon sign)、查多克征(Chadduck sign)。
3.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凯尔尼格征(Kenig sign)、布鲁金斯基征(Brudzinski sign)。
4.Lasegue征。
(五)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1.眼心反射
2.皮肤划纹征
3.卧立位试验
4.竖毛反射
(六)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体征
1.多发性神经病
2.急性脊髓炎
3.结核性脑膜炎
4.脑血栓形成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脑神经检查(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
要点二感觉功能检查、感觉障碍及其常见类型
要点三运动功能检查
要点四神经反射检查(生理及病理反射)
要点五脑膜刺激征及拉塞格征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1.掌握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掌握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Lasegue征的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3.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体征。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6学时
第十二章全身体格检查
[目的要求]
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检查顺序及基本项目。
[教学内容]
1.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2.全身体格检查的顺序。
3.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实训、临床见习。
[计划学时]
1学时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无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无
第三篇 实验诊断
第十三章 血液学检查
第一节 血液的一般检查
[目的要求]
1.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2. 熟悉核右移、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活性
临床意义;ABO、Rh血型系统的鉴定原则和临床意义
3. 了解红细胞、白细胞形态改变的临床意义;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值测定,红细
胞、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以及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选择及应用。
[教学内容]
(一)红细胞计数:方法、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二)红细胞病理性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
(三)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四)红细胞病理性改变:
1、红细胞大小及形态的改变。
2、红细胞胞浆及着色改变。
3、红细胞内部结构及有核红细胞出现的改变。
(五)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
1、白细胞总数计数方法、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2、白细胞分类计数法及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4、白细胞形态学异常的临床意义。
(六)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七)贫血形态学分类及临床意义。
(八)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九)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形态变化
要点二 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
要点三 网织红细胞
要点四 血小板计数
要点五 红细胞沉降率
要点六 C反应蛋白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值及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掌握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的临床意义。
要点三 掌握影响血沉的因素及血沉增快的临床意义。
要点四 熟悉核右移、网织红细胞计数。
要点五 熟悉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
要点六 熟悉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教学方法]
1.学习血液一般检测时,注意联系生理学、组织学知识,将血细胞的生成、影响因素、功能与血细胞增多、减少的临床意义结合起来学习,同时查阅多种血液疾病的概念、内涵,重点理解相关疾病出现血液指标异常的机制,从而有助于掌握临床意义。
2.学习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时,将其与中性粒细胞生长发育各阶段细胞核的形态联系起来;学习血沉时,与血细胞沉降时的相互作用力量、红细胞叠连、血浆中正负电荷联系起来;学习红细胞有关参数时,与细胞大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贫血的诊断思路结合起来,更有助于掌握临床意义。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两部分组成,通过循环系统与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密切联系。当血液发生病理变化时常影响全身的组织器官,而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所以血液检查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有重要意义。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临床见习,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4学时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测
[目的要求]
1、 掌握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 掌握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教学内容]
1、细胞成熟过程形态衍变的一般规律。
2、红系细胞、粒系细胞、巨核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的正常形态。
3、 骨髓细胞学检查内容、方法及临床意义。
4、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骨髓增生程度分级。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熟悉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骨髓细胞检查的结果分析及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点。
[教学方法]
骨髓是人体主要造血器官,由造血细胞、网状组织和基质组成。观察骨髓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对造血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防治都有重要意义。
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临床见习,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十四章 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一节 血管壁检测
第二节 血小板检测
第三节 凝血因子检测
第四节 抗凝系统检测
第五节 纤溶活性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凝血因子检测的筛检试验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血管壁、血小板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了解抗凝系统检测试验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一)主要教学内容
1、血管壁检测:出血时间(BT)、束臂试验(CRT)。
2、血小板检测:血小板计数(PC)。
3、凝血因子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时间测定(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4、抗凝系统检测:血浆凝血酶时间(TT)。
5、纤溶活性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血浆D-二聚体(DD)测定。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出血时间
要点二 血小板聚集
要点三 凝血因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
要点四 纤溶活性:(血浆D-二聚体测定,3P试验)
要点五 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监测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熟悉血栓与止血检测的检查项目(血管壁、血小板、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纤溶活性、血液流变学)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结合生理学有关止血、凝血机制的基础知识,熟悉并理解凝血途径与机制,可以同时参考《内科学》中有关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章节内容。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十五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第一节 尿液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蛋白尿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2、掌握尿沉渣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的形态和临床意义。
3、熟悉尿液标本的收集和保存方法。
4、熟悉尿液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正常结果。
5、熟悉尿糖、尿酮、尿内淀粉酶检查的临床意义。
6、了解尿液一般检查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1、尿液标本的收集及保存方法。
2、尿液一般检查的内容、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3、尿液化学检查的内容、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4、尿液显微镜检查的内容、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一般性状(尿量、颜色、气味、比重)
要点二 化学检查(蛋白、糖、酮体)
要点三 显微镜检查(细胞、管型、菌落计数)
要点四 尿沉渣计数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查、尿沉渣计数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熟悉尿液检查的标本采集与保存、泌尿系统常见疾病的尿液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二节 粪便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粪便一般检查及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标本采集
2、一般性状(量、颜色、性状、气味)
3、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
4、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
5、细菌学检查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标本采集
要点二 一般性状(量、颜色、性状、气味)
要点三 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
要点四 化学检查(隐血试验、胆色素检查)
要点五 细菌学检查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粪便一般检查、显微镜检查、化学检查及细菌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熟悉粪便的标本采集。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三节 痰液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痰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一般检查及化学检查及显微镜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标本收集
2、一般性状(量、色、性状、气味)
3、显微镜检查
4、病原体检查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标本收集
要点二 一般性状(量、色、性状、气味)
要点三 显微镜检查
要点四 病原体检查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熟悉痰液的一般性状检查、显微镜检查及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常见原因,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内容]
1、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常见原因
2、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浆膜腔积液分类及常见原因
要点二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
要点二 熟悉浆膜腔穿刺液的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显微镜检及细菌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五节 脑脊液检测
[目的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指征、检查内容、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特点。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的指征、检查内容及临床意义。
2、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特点。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
要点二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特点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熟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常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十六章 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第一节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检查
第二节脂质代谢功能测定
第三节胆红素和胆汁酸代谢的检查
第四节肝脏疾病常用的血清酶检测
第五节肝炎病毒相关检测
第六节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择
[目的要求]
1、掌握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熟悉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3、了解常用肝功能试验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
1、蛋白质代谢功能的检查。
2、脂类代谢功能测定。
3、胆红素代谢的检查,正常人及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特点。肝脏疾病常用的血清酶检测。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择。
4、血清酶及同工酶(ALT、AST、ALP、γ-GT、LDH)
5、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蛋白质代谢
要点二 胆红素代谢
要点三 血清酶及同工酶(ALT、AST、ALP、γ-GT、LDH)
要点四 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标志物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掌握三种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特点。
要点二 熟悉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的选择
[计划学时]
3学时
第十七章 常用肾功能实验室检测
[目的要求]
1、 掌握血清肌酐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氮测定的参考值和临床意义。
2、 掌握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及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常用指标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熟悉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和临床应用。
4、了解血尿酸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5、了解肾功能检测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教学内容]
1、肾小球功能检查: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素、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蛋白尿选择指数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测定。
2、肾小管功能测定:近端肾小管功能测定(尿β2-微球蛋白、尿α1-微球蛋白)。远端肾小管功能测定(浓缩稀释试验、尿渗量及血渗量、尿T-H糖蛋白测定)。
3、血清尿酸测定。肾功能检查的选择。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肾小球功能
要点二 肾小管功能(尿β2-微球蛋白、莫氏试验)
要点三 血尿酸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肾小球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熟悉肾小管功能测定、血清尿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要点三 熟悉肾功能检查的选择。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十八章 临床常用生化检测
第一节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相关检测
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第三节 无机离子检测
第五节 心脏病生物标志物检测
第六节 其他常用血清酶测定
[目的要求]
1、 掌握空腹血糖检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 掌握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 掌握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4、 掌握心肌蛋白检测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5、掌握血、尿淀粉酶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6、了解血清电解质检测、血清铁极其代谢产物检测。
[教学内容]
1、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2、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载脂蛋白测定。
3、 血清电解质检测。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4、 心肌坏死标志物测定。心力衰竭标志物(B型心钠素)测定。
5、 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
6、 血、尿淀粉酶及同工酶测定,脂肪酶、胆碱酯酶测定。
7、 心脏疾病危险因素的临床生化检测。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常用生化检查
要点一 糖代谢检查(血糖、葡萄糖耐量试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
要点二 血脂(血脂四项)
要点三 电解质
要点四 血清铁及其代谢物测定(血清铁、铁饱和度、铁蛋白)
淀粉酶检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
要点一 血、尿淀粉酶
要点二 心肌损伤常用酶检测(CK、CK-MB、LDH及其同工酶)
要点三 心肌蛋白测定(cTnT、cTnI)
要点四 脑钠肽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掌握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查、心肌坏死标志物测定、血淀粉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熟悉血清脂质和脂蛋白、血清电解质、心力衰竭标志物测定、内分泌激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3学时
第二十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
[目的要求]
熟悉临床常用免疫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体液免疫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血清M蛋白及血清补体的检查。
2、细胞免疫检测: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检查,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测定。细胞因子检测。
3、感染免疫检测: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性传播疾病及TORCH感染免疫检测。
4、肿瘤标志物检测: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糖脂肿瘤标志物,酶类肿瘤标志物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的测定。肿瘤标志物检查项目的选择。
5、自身抗体检查:抗核抗体检测,抗胞质抗体检测,抗组织细胞抗体检测及其他自身抗体检测如类风湿因子、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检测。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要点二 感染免疫(ASO、肥大反应)
要点三 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PSA、CA199)
要点四 自身抗体检查(RF、ANA、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 )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要点一 熟悉临床常用免疫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要点二 掌握常见病原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熟悉病原体检查的标本采集、运送和检查方法。
[教学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以临床化验单为例,展开教学。可以利用雨课堂、企业微信等结合线上,开展教学,补充教学资料和病例,增加学生自学能力,促进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
[计划学时]
1学时
第四篇 器械检查
第二十二章 心电图诊断
第一节心电图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悉: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3.了解:心电图的发生机制、某些与心电图有关的检查。
[教学内容]
1.心电图产生机制
2.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3.心电图导联及导联轴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常用心电图导联
要点二 心电图各波段的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熟悉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教学方法。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二节 心电图的测量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率及各波段的测量,心电轴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2.熟悉: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3.了解: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
[教学内容]
1.心电图记录纸的组成
2.心率及各波段的测量
3.心电轴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4.各波段的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常用心电图导联心率计算及各波段测量
要点二 心电轴测定
要点三 心电图各波段正常范围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熟悉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教学方法。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
第四节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第五节心律失常
第六节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
[目的要求]
1.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 (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熟悉: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
3.了解:逸搏与逸搏心律。
[教学内容]
1.心房、心室肥大:心房(左房、右房及双侧心房)肥大;心室(左室、右室及双侧心室)肥大的心电图表现及其临床意义。
2.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心肌梗死的基本图形;心肌梗死的图形演变、分期及定位;右室梗死。
3.心律失常的概念,心律失常的分类:
一、窦性心律失常
正常窦性心律
1.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
3.窦性心律不齐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二、过早搏动
1.室性期过早搏动
2.房性期过早搏动
3.交界区性过早搏动
三、异位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室性心动过速
四、扑动与颤动
扑动与颤动的发生机理
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五、房室阻滞
1.一度房室阻滞
2.二度房室阻滞
3.三度房室阻滞
六、室内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
3.左前分支阻滞
4.左后分支阻滞
七、预激综合症
1.常见的异常传导束、预激综合症的类型
2.预激综合症的临床重要性
3.预激综合症伴发的心律失常
八、逸搏与逸搏心律
1.房性逸搏心律
2.交界性逸搏心律
3.室性逸搏心律
4.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血钾过低或过高、低血钙或高血钙,洋地黄类、奎尼丁制剂的心电图改变,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心房、心室肥大
要点二 心肌梗死及心肌缺血
要点三 心律失常(过早搏动,异位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预激)
要点四 血钾异常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 (心房、心室肥大,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件教学方法。
[计划学时]
8学时
第七节 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第八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
[目的要求]
1.掌握: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
2.熟悉: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3.了解:心电图的书写要求。
[教学内容]
1.动态心电图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动态心电图:仪器基本结构、导联选择、临床适应证、分析注意事项。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运动试验的生理与病理基础、试验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结果判断。
2.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应用价值: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与步骤、报告方式、注意事项;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熟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熟悉心电图的临床使用价值
[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配备多媒体影视课件。开设实训课,学生互相检测心电图,再自行测量、分析自己的心电图并给出心电图报告。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二十三章 肺功能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通气、换气功能检查。
2.了解小气道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
通气功能检查:肺容积(肺量计测定和肺量图分析、功能残气量及残气量测定)。通气功能(肺通气量、肺泡通气量)。
换气功能检查:通气/血流比例、弥散功能测定。
小气道功能检查:闭合气量,流量-容积曲线、频率依赖性肺顺应性。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通气、换气功能检查。
3.本节难点:肺功能结合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度测定进行诊断。
[教学方法]自学。
[计划学时]0学时。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无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熟悉通气、换气功能检查,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第二十四章 内镜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纤维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了解纤维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
纤维、电子、超声内镜、治疗內镜的基本知识、特点及用途、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上消化道内镜、腹腔镜、下消化道内镜、纤维支气管镜、膀胱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
纤维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3.本节难点:
纤维、电子、超声内镜、治疗內镜的基本知识、特点及用途。
[计划学时]0学时。
[教学方法]自学。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无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熟悉纤维内镜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第二十五章 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检查
[目的要求]
1.熟悉脑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2.了解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原理、正常脑电图。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脑电图的原理、检查方法、脑电波样式、正常脑电图、异常脑电图、及其临床应用。脑电地形图检查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
2.重点掌握的知识点:脑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
3.本节难点: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的原理、正常脑电图、异常脑电图。
[计划学时]0学时。
[教学方法]自学。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无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无
第五篇 病历与诊断方法
第二十六章 病历书写
[目的要求]
1.掌握完整病历的格式、内容及书写方法。
2.熟悉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死亡记录、出院记录的书写内容。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病历编写的基本要求,病历书写的格式和内容,病历举例。
附:住院病历格式(包括体格检查基本内容)。
2.教学重点: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教学难点:病历书写的格式和内容。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病历书写的格式和内容。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完整病历的格式、内容及书写方法。熟悉入院记录、病程记录、会诊记录、转科记录、死亡记录、出院记录的书写内容。
[教学方法]
先讲授,然后到病房收集各种临床资料,并书写完整的住院病历。
[计划学时]
2学时。
第二十七章 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
[目的要求]
1.掌握诊断内容和书写。
2.熟悉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和诊断步骤。
3.了解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
[教学内容]
1.主要教学内容:诊断步骤,临床思维,诊断内容和书写。
2.教学重点:诊断步骤,诊断内容和书写。
3.教学难点:临床思维。
★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纲要点
要点一 确立诊断的步骤及原则。
要点二 诊断内容及书写。
☆ 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纲要点
掌握完整诊断的内容、诊断步骤、注意事项及思维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
[计划学时]
2学时。
教学时数分配表
序 号 |
教 学 内 容 |
理论 讲授 |
见习 |
实验(实训) |
讨论 |
|
绪 论 |
2 |
|
|
|
|
常见症状 |
8 |
4 |
|
|
|
问 诊 |
4 |
|
2 |
|
|
基本检查方法 |
2 |
|
|
|
|
一般检查 |
4 |
|
2 |
|
|
头部检查 |
3 |
|
2 |
|
|
颈部检查 |
1 |
|
|
|
|
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 |
2 |
|
|
|
|
肺和胸膜检查 |
4 |
|
2 |
|
|
心脏血管检查 |
10 |
|
4 |
|
|
腹部检查 |
6 |
|
2 |
|
|
脊柱与四肢检查 |
1 |
|
|
|
|
神经系统检查 |
6 |
|
2 |
|
|
全身体格检查 |
1 |
|
10 |
|
|
血液学检查 |
4 |
|
|
|
|
血栓与止血检查 |
1 |
|
|
|
|
骨髓细胞学检查 |
1 |
|
|
|
|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
4 |
|
|
|
|
肝脏病常用实验室检查 |
3 |
|
|
|
|
肾功能检查 |
1 |
|
|
|
|
临床常用生化检查 |
2 |
|
|
|
|
淀粉检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 免疫学检查 |
2 |
|
|
|
|
心电图检查 |
14 |
|
2 |
|
|
病历书写 |
2 |
|
|
|
|
诊断步骤与临床思维方法 |
2 |
4 |
2 |
|
合 计 |
90 |
8 |
30 |
|
四、课程考核
1.考核形式: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形式
2.成绩评定体系:
(1)过程性评价:指课堂考勤(5%)+课后作业(5%)+章节测试(10%),占总成绩的10%;
(2)实训/见习:占总成绩的20%;
(3)终结性评价: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
五、教学参考书目
1.建议使用教材:
詹华奎 《诊断学(新世纪第4版)/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8
2.推荐参考资料:
(1)万学红,卢雪峰 《诊断学(第九版) 卫生健康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6
(2)万学红,陈红,吴汉妮 《临床诊断学(第3版/八年制)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6
(3)潘祥林 王鸿利《实用诊断学(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7
(4) 林果为 王吉耀 葛均波 《实用内科学(第15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0
(5)[美]赞图罗夫 《全身体征诊断彩色图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15.1
(6)W.B.Saunders《Textbook of Physical Diagnosis》 Company 2011.1
六、使用说明
1.使用专业:中西医临床专业
2.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有关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内科,也适用于其他临床专业各学科。诊断学的内容,包括搜集临床资料的步骤和方法,对症状、体征和各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临床应用、结果评价,病历书写、诊断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等等,都是任何临床工作者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因而也必然成为临床各科的基础,是所有临床专业的主干课、必修课。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000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